梁平《综合基础知识》考题分析
(一)、2018.6考题所占比例:(100题)
政治25% 经济14% 法律12% 公文14% 道德10% 常识5% 事业单位10% 时政4%
(二)、2018.考题所占比例:(100题)
政治18% 经济8% 法律20% 公文16% 道德14% 常识10% 事业单位3% 时政11%
(三)、2019.考题所占比例:(100题)
政治24% 经济10% 法律18% 公文11% 道德9% 常识14% 事业单位10% 时政4%
(四)、2019.12考题所占比例:(80题)
政治17% 经济13% 法律10% 公文9% 道德12% 常识24% 事业单位7% 时政8%
(五)、2020.考题所占比例:(90题)
政治26% 经济18% 法律19% 公文22% 道德6% 常识5% 时政4%
- 一、政治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1、(易错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B ),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单选 )
A、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B、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C、勇于自我革新、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
2、(易错题)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上是平等的。( √ )( 判断 )
【解析】本题考查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
3、(易错题)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ⅹ )( 判断 )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建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纪律严明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并特别指出“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4、(易错题)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的、长期的形式是( D )。( 单选 )
A.罢工斗争 B.议会斗争 C.地下斗争 D.武装斗争
5、(易错题)“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毛泽东在( B )中提出来的。( 单选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新民主主义论》 D.《实践论》
【解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一)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二)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四)辨证地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五)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六)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高频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单选 )
A.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高频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最基本的联盟是( C )。( 单选 )
A.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C.工农联盟 D.物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8、(高频题)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单选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9、(高频题)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C )。( 单选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党的六大
【解析】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会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换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0、(高频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多选)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
1、(易错题)“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段著名的话是毛泽东在( A )中提出来的。( 单选 )
A、《论联合政府》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易错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段历史时期,它达到成熟是在( C )。( 单选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1942年至1945年间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全党对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要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
3、(易错题)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D )。( 单选 )
A.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B.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解析】(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在革命军队建设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金战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毛泽东规定了人民军队的唯一亲旨是全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了军队的状“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良多 军事三大民主,指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这一人认许是理对暧建择风内部与外趣的题结,即弱和瓦解放军,调动各方面的只极因案,保证李命规争的
胜利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从而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4、(易错题)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B )。( 单选 )
A.建立共产党 B.分清敌友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开展武装斗争
【解析】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一)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阐明认清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5、(易错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著作是( BCD )。( 多选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在此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等理论,而且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并初步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主要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6、(高频题)新中国建立时制定的外交政策是( ACD )。( 多选 )
A.“另起炉灶” B.“平等互惠”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7、(高频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CD )。( 多选 )
A.统一战线 B.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8、(高频题)以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 )。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C、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9、(高频题)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包括( BCD )
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相关知识。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是中共八大上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和题目所给的时间“八大前后”不吻合,选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是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的观点,符合题目要求的八大前后,选项符合题意,故B正确;C.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地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问题”,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选项符合题意,故C正确;D.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
10、(高频题)中共某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次会议是( A )
A.中共八大 B.八大二次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解析】 A. “中共某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明显与中共八大“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方针不符,故排除;CD.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召开的会议,故排除。故选:A。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易错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 A)。( 单选 )
A、组织纪律 B、群众纪律 C、工作纪律 D、生活纪律
2、(易错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其名称是( B )( 单选 )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
3、(易错题)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 C )。( 单选 )
A.互不侵犯原则 B.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想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和任何国家发展关系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违背五项原则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4、(易错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A )。( 单选 )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
C.社会主义道路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易错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D )。( 单选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易错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 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 (D )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 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单选)
A、共商共建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
B、共商共建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黑
C、共建共治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
D、共建共治共享、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黄赌毒黑
7、(高频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 B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单选 )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8、(高频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 B )的经济体系。( 单选 )
A、绿色循环发展 B、创新协调发展 C、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D、共享绿色有序发展
9、(易错题)1962年7月7日,邓小平针对普遍出现于各地农村的“责任田”这一现象,指出“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C )
A.说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B.体现了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思想
C.说明邓小平对左倾错误已经开始反思
D.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A项,题干中邓小平借用刘伯承的四川话来比喻经济建设工作,并不能说明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A项错误。B、D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故B、D项错误。C项,1962年邓小平就提出恢复农业生产,生产关系上不能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要注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对人民公社等左倾错误的反思。故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易错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台的理论结晶,凝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和心血,必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不断丰富和完善,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说明( B )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③ 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独有的理论品质
④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开放而非封闭的理论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台的理论结晶,凝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和心血,必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不断丰富和完善,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开放而非封闭的理论体系;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而不是“决定”;③说法错误,与时俱进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独有的理论品质。故选:B。
二、经济
第一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1、(易错题)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必须要求( D )。( 单选 )
A.国家完全放任自流
B.市场不受法律法规约束
C.价格完全取决于改府决定
D.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2、(高频题)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在内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并且明确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据此可知( A ) ( 单选 )
A.国家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B.政府主张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D.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矛盾
【解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可知,国家负责调节市场,但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故A正确;十三大报告强调计划与市场的统一,并未主张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不能由材料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只是有限度地认可市场经济,不能得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矛盾的结论,D项排除。故选:A。
3、(高频题)最早在《国富论》一文中提出了市场经济这一理论的是( A )( 单选 )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斯大林 D、列宁
【解析】(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运行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资源配置是由市场导向决定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
亚当·斯密最早在《国富论》一文中提出了市场经济这一理论。市场经济在起始阶段完全由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支配,不受政府干预,因而经济发展带有较大的盲动性,这时的市场经济可以称为自由市场经济阶段。
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出现的情况下,以力主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为特色的凯恩斯经济学出现了,从而在继续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同时,大力发挥“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的调控作用。于是现代市场经济出现了,并在二战之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4、(易错题)提出我国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是在党的( A )( 单选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解析】1982年召开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肯定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5、(高频题)构成市场的要素包括( ABCD )( 多选 )
A.市场主体 B、市场客体 C、市场行为 D、市场秩序
【解析】(二)市场要素:有成市场的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
1、(易错题)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B )。( 单选 )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2、(易错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表现出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B ) ( 单选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同步富裕
③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④有利于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①正确;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②错误;③题干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因此市场主体与国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故③正确;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3、(易错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是( C )( 单选 )
A.个人 B、家庭 C、企业 D、政府
【解析】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一)企业及其市场主体地位
企业一般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即市场交易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相对于市场交易客体或对象一商品和生产要素而言的。
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个人(主要是城镇居民)和农户(即农民家庭),另外还有政府和境外的个人、企业和政府,它们共同构成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活动中,企业一方面是商品和服务最主要的供给者,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要素最大的购买者,在整个市场交易活动中占有支配性地位,这决定了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4、(高频题)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以下( BCD ) 层次。( 多选 )
A.公司的建立制度 B.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C.公司外部治理市场 D.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
【解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以及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从而在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以保证公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实现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主要是指与公司密切相关的外部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三大市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公司控制权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经理人产生激励约束作用。
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国家及政府监管部门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保证公司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约束。
5、(高频题)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总称。( √ )( 判断 )
1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
1、(易错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趋势是( A )。( 单选 )
A.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由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C.由产业型向个体型转变 D.由技术进步型向投资拉动型转变
2、(易错题)为控制CPI的过快上涨,政府运用了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物价回落。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杠杆( C )。( 单选 )
A、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B、有政府强制力的保证
C、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利益 D、能够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3、(易错题)在社会总需求过高、通货膨胀压力趋强、投资和消费明显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 B )。( 单选 )
A.扩张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中性货币政策 D.平衡货币政策
【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指在经济高涨,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具体措施就是提高利率、法定准备金率或再贴现率,卖出政府债券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一般有四种形式:
(1)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双松”政策);
(2)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双紧”政策);
(3)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松货币紧财政”政策);
(4)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4、(易错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BC )。( 多选 )
A.缓解物价上涨的影响 B.加大企业生产成本
C.增加转移支付的总量 D.强化人们的通货膨胀
5、(易错题)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多选 )
A.宏观间接调控原则 B.计划指导原则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6、(高频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具有( ABCE )。( 多选 )
A、不确定性 B、短期性 C、盲目性 D、固定性 E、滞后性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易错题)关于国内生产总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多选 )
A、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地下经济活动和非市场性经济活动
B、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动
C、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环境、生态破坏带来的不利影响
D、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闲暇增多给人们带来的福利
2、(易错题)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根本基础,所以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ⅹ )( 判断 )
3、(易错题)按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应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ACD )的思路,遏制住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 多选 )
A、“提低” B、“提高” C、“扩中” D、“调高”
【解析】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按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应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即调节过高收入)的思路,遏制住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打击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稳定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社会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和贫困地区予以有效援助。
4、(易错题)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大部分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主要有:( ABC ) ( 多选 )
A.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B.它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C.它是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5、(高频题)居民按资本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有:( ABCD ) ( 多选 )
A.股票投资 B.红利 C.股息 D.利息
【解析】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参与企业利润分割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存在着大量这种按资本获取利润的分配关系,由此获得的收入被称为经营性资本收入,在企业内表现为利润。从性质上看,它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另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的收入有一部分转化为投资资金,并且个人用于投资的资金额和形式越来越多。居民按资本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有:将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收入:将资金用于债券、股票投资,获取股息、红利、利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农村中承包土地的农户,在生产经营中的投资所带来的资金收入,居民将资金以各种方式投入实业以获取投资利润的收入等,也属于资本要素分配。
三、法律
第一章法理学
1、(易错题)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 C )。( 单选 )
A.中共中央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解析】(一)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
1).主体: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提案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3).通过要求: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
4).公布: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公布而非国家主席。
2、(易错题)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 AB )。( 单选 )
A.非法入侵公民住宅 B.非法搜查公民住宅
C.非法买卖公民住宅 D.非法出租公民住宅
【解析】AB。《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高频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单选 )
A.社会公益性 B、技术规范性 C、国家强制性 D、国家引导性
【解析】C.国家强制性。法的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只有C项的国家强制性属于法的基本特征,故答案选C。
4、(高频题)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 D )( 单选 )
A.国内法和国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解析】D。法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法律所做的划分。(一)国际法与国内法(根据法的创制 与适用主体为标准来划分);(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创制形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来划分);(三)根本法与普通法(根据法的效力、内容与制定程序为标准来划分);(四)一般法与特别法(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五)实体法与程序法(根据法所规定内容的不同为标准)。
5、(高频题)在法的溯及力上,我国现时期主要采取( B )原则。
A.从旧 B.从旧兼从轻 C.从新 D.从新兼从轻
【解析】B.从旧兼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处罚较轻时,从新法。我国一般采取从旧从轻原则。
6、(高频题)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其中司法主体是( D )。( 单选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利机关
C. 国家监察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解析】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专门机关,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 不得从事这项工作。即司法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D项正确。
7、(高频题)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D )。( 单选 )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后果 D.法律事实
【解析】D.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还必须具备直接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法律事实。
8、(高频题)甲医院从乙公司购买彩电30台,每台2000元。下列不属于这一法律关系构成因素的是( C )。( 单选 )
A.乙公司 B.6万元彩电价款 C.甲医院的院长 D.30台彩电
【解析】C.甲医院的院长。法律关系的要素是主体、内容、客体。题目当中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甲医院和乙公司,而不是甲医院的院长,所以答案选C。
9、(高频题)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活动,在我国的监督属于( C )。( 单选 )
A.社会监督 B.司法监督 C.行政监督 D.财务监督
10、(高频题)依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法律解释分为( D )。( 单选 )
A.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 B.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C.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 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解析】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按效力可分正式解释(也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包含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最高法和最高检)、行政解释(国务院及其部门对非审判、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规具体应 用的解释以及对自己制定的法规的解释);学理解释、律师的解释等均属非正式解释。
11、(高频题)法学上,将法律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B )( 单选 )
A.法律实施 B.法律实效 C.法律适用 D.法律实现
【解析】B.法律实效。法律实效是法律被人们实际实施的状态和程度,是法律实施所达到的结果。法律实施是指人们实施法律,使法律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法律实效是法律实施所达到的结果。47, 法律适用即司法,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违宪案件的活动。法律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
12、(高频题)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C )。( 单选 )
A.通过3个月之后 B.批准之日 C.公布之日 D.公布3个月之后
13、(高频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CD )。( 多选 )
A.某大学生半夜梦游将室友踩伤 B.某市爆发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C.见死不救的行为 D.农民种植果树的行为
【解析】ACD。法律行为需具备必要的主观要件,A项中的行为属于无意识的行为,未体现行为人的主观意识,故不属于法律行为。C项中的行为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D项在是 单纯的生产行为,生产行为只有在涉及具体的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和买卖关系时才构成法律行为。B项中的游行是行为人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属于典型的法律行为。
14、(高频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产生的标志的是( ABC )。( 多选 )
A.国家的出现 B.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
C.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D.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解析】ABC。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包括以下三方面:(1)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法和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同步出现的,法需要国家制定、认可才能出现,国家也需要法加以固化、巩固和保障才可以延续下去。(2)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没有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观念普遍的支撑,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适用。(3)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是人们用来进行诉讼的主要根据。没有诉讼没有司法就没有法的产生和存在的余地。由此可知,AABC三项都是法产生的标志。D项,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不是法产生的标志,故排除。
第二章、宪法学
1、(易错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C )。( 单选 )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解析】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称为法的表现形式,用以指称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由于法的制定主体及其相应的权力的不同,法的效力等级也就不同。
(一)法的渊源的分类:
1).正式渊源: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可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推理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资料。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是制定法。
2).非正式渊源: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推理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资料,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政策、道德信念、乡规民约、社会思潮、习惯、社团规章、外国法、权威法律著作等。
2、(易错题)《宪法》第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国体是( A )。( 单选 )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国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
【解析】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根本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性质和阶级内容。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涵。
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样的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形式。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易错题)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ABCD )。( 多选 )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秘密投票原则
【解析】选举制度:选举制度主要指的是选举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组织、原则、程序以及方式方法的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
(1)基本条件:中国公民;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不能行使选举权的情况:
①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②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或其他严重刑事犯罪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法院或检察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2).平等性原则
(1)除法定的当选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3)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相同;2010年《选举法》修正,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
3).直接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1)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选民直选。
(2)间接选举:全国人大、省级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出。
4).秘密投票原则
(1)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设秘密写票处。
(2)在选票上不标识身份。
5).广泛的代表性原则
(1)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应当有适当数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
(2)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4、(易错题)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有( BCD )。( 多选 )
A.省级人民政府 B.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C.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5、(易错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B )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单选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6、(易错题)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C )( 单选 )
A.平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7、(高频题)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D )享有选取权和被选举权。( 单选 )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乎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解析】D。18周岁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8、(高频题)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 C )。( 单选 )
A.中共中央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解析】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 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 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7、第三章主要实体法
1、(易错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引人误解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包括( ABCD )。( 多选 )
A、在商品上假冒认证标志 B、在商品上伪造使用名优标志
C、在商品上伪造产地 D、在商品上使用假冒注册商标
2、(易错题)某县卫生行政部门因某饭馆的卫生质量存在质量问题,遂以违反《公共场所卫生条例》为由,对其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决定。这一行为属于( A )。( 单选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监督检查
【解析】(五)行政处罚的适用
行政处罚的适用是关于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根据违法情节裁量决定科以行政处罚的制度。这部分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1.裁量情节
裁量情节,是指行政处罚机关决定是否给予、给予轻或者重以及免除处罚所依据的各种情况。
(1)不予处罚的情节有:不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等。
2.处罚的折抵
处罚的折抵是指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双重适用的折抵。在一个行为同时构成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并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情况下,应当将行政拘留折抵相应刑期,将行政罚款折抵相应的刑罚罚金。
3.追究时效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指行政机关追究当事人违法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原则上行政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治安管理处罚6个月内),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易错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担保物权包括( ABD )。( 多选 )
A.抵押权 B、质押权 C、土地承包经营权 D、留置权
【解析】担保:
担保是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的法律措施。合同的担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保证。保证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
(1)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
(2)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
(3)二者区别:保证人是否享有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情况下,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即“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基于对债权人保护的理念,如果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为一般保证,原则上推定为连带保证。
2).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权,而是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抵押的财产依法折价或以拍卖、变实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3).质押。质押是指债务入或者第三人将财产的古有权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质押的财产依法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4).留置。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合同中,债权人按照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约定期果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将该财产依法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5).定金,定金是指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金额,给付方不履行合同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方不按约履行合同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数额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但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
4、(易错题)下列( AB )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多选 )
A、甲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乙曾被开除公职
C、丙曾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 D、丁曾受过党纪处分
5、(易错题)孙某溺亡,公安机关排除他杀,不予立案。但孙某的父母坚持存在他杀的可能性,应当立案,请求检察院监督,检察院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 )。( 单选 )
A、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
B、拒绝受理并向孙某的父母解释不立案原因
C、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可以立案并交由公安机关侦查
D、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立案
6、(高频题)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单选 )
A、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抢劫公安人员的配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绑架行为并杀死人质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D、行为人在犯罪时精神正常,但犯罪后患了精神病,对其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
7、(高频题)根据《立法法》,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C )。( 单选 )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C、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D、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规定
8、(高频题)依《宪法》规定,下列领导人员不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是( BCD )。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 因务院副总理 D.最尚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解析】BCD。根据《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高频题)某县卫生行政部门因某饭馆的卫生质量存在质量问题,遂以违反《公共场所卫生条例》为由,对其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决定。这一行为属于( A )。( 单选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监督检查
【解析】A.行政处罚。吊销许可证属典型的行政处罚'。即剥夺相对人从事一定行为的能力或资格。故答案选A。
第四章主要程序法
1、(易错题)“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是指( A )。( 单选 )
A、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 B、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
C、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D、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
2、(易错题)甲出发期间,将其7岁的儿子委托给甲的姐姐乙代管。结果,甲的儿子将邻居丙的小孩打伤,医药费应由( C )。 ( 单选 )
A、甲承担大部分,乙承担小部分 B、甲和丙各承担一部分
C、甲承担 D、甲承担,如乙有过错则负连带责任
四、公文
第一章公文知识与于公文规范
1、(易错题)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行文。这是部分系统、级别、地区、性质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机关之间需要彼此联系工作、沟通情况时,可以使用函、知照性通知等文件。(判断题)
【答案】正确
【解析】平行公文是一种公文文体,向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递送的文件,即函(又叫公函)。知照性通知的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大多是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的上下级工作关系,因此知照性通知多属于下行文。知照性通知可以分为会议通知、任免通知、事务通知。会议通知,即用以发布会议信息,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部署工作、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文。故本题判断正确。
2、(易错题)在下列各组文种中,都可以用于下行文的一组是( B )。( 单选 )
A、通知、决定、请示、纪要 B、通知、命令、通报、批复
C、报告、决定、公报、条例 D、通知、决议、意见、函
【解析】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也包括上级业务部门向下级业务部门的行文。民眼实际工作需要,下行文可分别采用逐级行文、多级行文和直达行文三种方式,
(1)逐级行文。即领导机关向所属的下一级机关行文。上级机关下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领号与指导时,因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所以先发送给所属的下级机关,然后由他们结合该地区具体情况,再下达贯彻执行。另外,有些事项只要求直属下级机关了解或办理,不要求再向下传达的。采用的方式也属于逐级行文。(2)多级行文。即领导机关同时向所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级机关行文。(3)直达行文。又称直贯到底行文。即领导机关将文件发至基层组织或直接传达给人民群众。为了有利于下级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一般以逐级行文为宜。多级行文如中共中央、国务院有许多文件同时发至县团级以上的各级机关。多级行文省略了逐级转发的时间与手续,可以使文件精神及时得到传达贯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直达行文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或张贴发布等形式直接与群众见面。中央的重大决策、政府系统发布的行政法规和重要的政策措施等,往往采用这种方式。直达行文可以使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迅速、及时、原原本本地了解文件内容,收到直接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群众的效果。
3、(易错题)文书部门将立好的案卷,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以便集中保管,在公文处理程序中这一程序叫做( A )。( 单选 )
A.案卷归档 B、案卷移交 C、公文归卷 D、整理立卷
【解析】案卷归档,是指将编立好的案卷及案卷目录按规定的时间要求移交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保存和管理。归档时应注意:公文立卷范围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确定立卷期限,保证归档公文的完整,及时办理好归档手续。
4、(易错题)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 D )并详细记载。( 单选 )
A.发文字号、签发人和附件 B.发文字号、签发人和分送范围
C.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附件 D.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
【解析】发文办理主要程序: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1)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2)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3)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4)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5、(易错题)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 D )的权威和合法地位。( 单选 )
A.收文机关 B.印发机关 C.审核机关 D.制发机关
【解析】制发机关。法定的权威和效力。公文是代表机关发言的,具有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公文一经正式发布,就具有该机关权限内的强制执行性和约束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就要遵照执行。(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6、(高频题)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 D )。( 单选 )
A.活泼、生动、准确、简明 B.形象、生动、简明、得体
C.委婉、动情、简约、细腻 D.准确、精炼、庄重、规范
【解析】公文语言规范。公文语言表达方式一般采用说明、议论和叙述,公文语体与其他各类文章的语体相比,风格迥异、个性特点十分鲜明,其特点和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八个字:准确、简明、朴实、庄重。
7、(高频题)含有党和国家重要秘密内容,一旦泄露会使党和国家安全利益遭受受到严重损害的,属于( B )公文。( 单选 )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泄密
【解析】按公文的涉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划分:
(1)涉密公文。涉密公文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与《条例》均明确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据此来划分涉密公文,就形成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三类。
①绝密公文:含有最重要的秘密,或者在一定的时限内,必须绝对地将知情人限定在极小范围内,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
②机密公文:含有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或较大损害。③秘密公文:含有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
8、(高频题)公文收文办理初审的重点是( ABCD )。( 多选 )
A.是否由本机关办理 B.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C.文种使用是否规范 D.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解析】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9、(高频题)下列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ACD )。( 多选 )
A.正文 B.报送机关 C.标题 D.成文日期
【解析】主体——共9个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件。其中,标题、正文、成文日期为必备要素;主送机关、发文机关署名、印章一般应该具备。
10、(高频题)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ABC )。( 多选 )
A.墨汁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纯蓝墨水
11、(高频题)依据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公文的类别,公文可分为( ABD )。( 多选 )
A.对外文件 B.收来文件 C.行政文件 D.内部文件
【解析】按公文的来源划分:(1)发文。指本机关(单位)制作并发出的公文。发文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向外单位发送的公文(习称对外文件);二是供内部使用的公文(习称内部文件)(2)收文。指本机关(单位)收到的来自上级、下级、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单位)的公文。
第二章常用公文写作
1、(易错题)下列关于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单选 )
A、函通常运用完全式标题 B、请批函标题中应写出祈请类词语
C、函应该标注主送机关 D、函可以在主送机关前加上敬语
【解析】三、函的写法。函的写作较为简单灵活,但仍应遵循一定的要求。
(一) 标题:函的标题一般使用完全式标题,即发函机关名称+事由(联系事项)+文种。文种之前(或“关于”之后),商治函一般应具体写明“商洽”“商调”“商借”“商请”等:请求批准函宜写明“请求”等;答复函一般应当写“复函”,有时也可写成“寡复双关于XXXXXX的函”的形式;其他的种则不必另加其他词语来表达。
(二)主送机关:函应标注主送机关。因为是公文,不应像普通信函的称谓那样加敬语。
(三)正文
1).致函缘由:这一部分主要应阐明行函的原因、目的或依据。例如,商治、请求批准、询问函要写明为什么提出商洽、请求批准和询问。答复函则应先写明来函(名称及文号)已收悉,然后写明答复的依据。答复的依据可以是有关政策、法规,也可以是对对方来函内容的阐述。2).致函事项:这一部分主要应阐明商洽、请求批准、询问的具体事项和答复的具体意见。事项内容少的,可与缘由在同一段写出:事项内容多的,可以单独一段表达,或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撰写。
3).致函结语:函的结束语是对对方的要求,同时也含有礼仪成分。这一部分的写作,可根据函的种类和行函的实际内容而定。常见的商洽、询问函的结束语有“特此函商(询),敬请函复”“请即函复”、“盼复”、“望函告”等;请求批准函多用“以上请求,望批准”、“请审查批准”等;答复函多用“特此函复”“专此函告”“此复”等。函的结束语通常要提行另写。有的函在行文过程中已经表达了相关的意思,可不用结束语。
2、(易错题)某局任命一位科级干部,应使用的文种是( C )。( 单选 )
A、通报 B、批复 C、通知 D、通告
【解析】第三节通知《条例》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是最常见的党政机关公文。通知属于下行文,但少数通知在特定情况下可平行发送。
3、(易错题)公文《××公安局关于举办马拉松赛期间实行交通管制的公告》选用文种错误,应该选用( A )。( 单选 )
A.通告 B、公报 C、通知 D、启事
【解析】第三节通知《条例》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是最常见的党政机关公文。通知属于下行文,但少数通知在特定情况下可平行发送。
4、(易错题)下列事项不适宜使用“函”这一公文形式的是( D )。( 单选 )
A、陕西省人民政府就灞桥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就道路规划问题向西安市交通局询问
C、西安市公安局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陕西省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就治理雾霾进行指示
【解析】第九节函《条例》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通用文种中的“函”这个文种,主要指公函,是党政公文的一个文种,属于法定公文,不能与普通信函以及公务便函(不用公文格式,不编发文字号)混淆。这种公文函,不能用于上下级之间的行文。日常工作中,如果上级机关需要向下级机关询问情况、问题,可由该机关的办公厅(室)向下级机关发函:如果下级机关需要向上级机关询问某些具体事宜,可由该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发函。
第三章常用事务文书
1、(易错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机关公文正式文种的是( D )。( 单选 )
A.通告 B、批复 C、函 D、简报
【解析】简报是各类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内部编发,用来反映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一种简要报道,是一种信息性文书。简报是一种内部刊物,又指该刊物上登载的单篇文章,兼有向上级反映情况和向所属单位、兄弟单位通报情况的作用。但简报不是法定公文,对上不能取代“报告”等法定公文文种,对下不能替代“通知”、“决定”等法定公文文种。
2、(易错题)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BD )。( 单选 )
A.布告 B.通告 C.通报 D.公告
【解析】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五、道德
第一章道德与公民道德
1、(易错题)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 B )。( 单选 )
A、有法律就不需要道德 B、道德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C、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 D、道德的适用范围比法律要小
2、(易错题)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B )。( 单选 )
A.无私奉献 B、义利兼顾 C、先公后私 D、损公肥私
【解析】集体主义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1)无私奉献的最高层次。它要求人们时时处处严于律己,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不计报酬,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2)先公后私的普遍层次。它要求人们在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来谋取个人的正当利益,自觉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3)义利兼顾的基础层次。它要求人们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合法经营,诚实劳动,“以礼待人,以义应事”,“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要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
3、(易错题)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不需区别先进性和广泛性。( 判断题)
【答案】错。【解析】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广泛性要求是先进性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要求是广泛性要求的方向和趋势,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但也有着严格的界限,需要加以区别。故本题判断错误。
4、(易错题)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和( A )( 单选 )
A.爱科学 B.爱集体 C.爱家庭 D.爱公益
【解析】(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5、(易错题)在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的奉献精神是( B )。( 单选 )
A.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B.先人后己,先公后私
C.公就是公,私就是私 D.公私兼顾,利人利己
【解析】先公后私的普遍层次。它要求人们在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来谋取个人的正当利益,自觉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6、(高频题)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 B )相结合。( 单选 )
A.弘扬创业精神 B.弘扬时代精神 C.弘扬民族精神 D.弘扬主题精神
【解析】(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我国道德领域中,既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古代的优良道德传统,又有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革命道德传统。同时,我们的道德建设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应该学习、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道德建设方面的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推进和发展我们的道德建设。总之,我们要创造出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道德文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都是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典范,都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道德规范。
7、(高频题)下列说法符合公民道德建设“六个坚持”的方针原则有( ABCD )。( 多选 )
A.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
B.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C.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
D.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解析】.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的“六个坚持”,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引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8、(高频题)为人民服务道德规范的要求是( BCD )。( 多选 )
A.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 B.—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D.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解析】(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是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愛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来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1.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工作,英勇奋斗、勇于献身,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个根木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识慧于其和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1944年,毛洋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洗鲜明地堤出了“为人民服务”,党的七大明确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进了党章。邓小平同悲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意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正确群众观,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诠释。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以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向人民负责:个人利益是从人民整体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背叛人民的行为作斗争,必要时不惜牺性个人利益以至生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高表现和核心所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中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最高规范和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竞人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木要求和基本规范。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
第二章社会公德
1、(易错题)具有底线即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是( A )( 单选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公民道德 D、家庭美德
【解析】三、社会公德与公民道德的区别:社会公德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一种场所道德的性质,这就是说你进入这个场所,你就要遵守为了维护这个场所的公共秩序所要遵守的道德要求。而相对于社会其他道德原则规范而言,社会公德又具有底线即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
公民道德或国民公德虽然也涵盖了社会公德的要求,但它主要不是指社会公德,而是一个社会或国家对它的全体公民或国民提出的普遍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所表明的是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公民或国民对社会和国家都要尽到的道德义务。是一定社会或国家对其国民或公民所提出的主要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往往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和推行。
2、(高频题)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体现了( C )( 单选 )
A.助人为乐 B、明礼诚信 C、文明礼貌 D、爱国守法
【解析】(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等,是相互尊重、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讲文明礼貌能促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道德桥梁。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今天,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3、第三章职业道德
1、(易错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新特点包括( ABCD )。( 多选 )
A.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 B.政治性与改革性兼有
C.服务性与权威性共存 D.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
2、(易错题)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有( CD )。( 多选 )
A.两者的产生和发展趋势相同 B.两者调整的范围相同
C.两者形成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 D.两者实施所凭借的强制力不同
3、(易错题)在职业活动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就必须( ABD )。( 多选 )
A.按原则办事 B.不徇私情 C.坚持按劳分配 D.不惧权势,不计个人得失
第四章家庭美德
1、(易错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家庭美德建设的纲领是( A )。( 单选 )
A、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B、—夫一妻、男女平等、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和睦
D、长幼有序、男女平等、文明礼貌、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解析】一、家庭美德的含义: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它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家庭要生存,要发展,要繁衍后代,要教育子女,就需要有一定伦理道德规范来维系和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家庭道德。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2、(高频题)( C )不仅是社会的“解压阀”,而且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单选)
A、社会公德 B、思想道德 C、家庭美德 D、公民道德
【解析】家庭美德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家庭的稳定和文明。家庭美德建设搞好了,就能启动家庭成员的内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文明幸福的家庭不仅是社会的“解压阀”,而且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文明幸福的家庭也是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蓄电池”和“加油站”。